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电影《731》终于官宣,定档918!人民日报央视支持,看谁还敢抵制

日期:2025-09-18 17:10:58    标签:  

备受瞩目的影片《731》终于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,在经历“疑似试映”、“疑似撤档”、“百万举报”等风波之后,导演正式宣布该片将在9月18日如期上映,那些质疑和抵制的声音最终被国家层面的支持与民众的呼声所淹没。

关于这部电影的最新动态不断披露,目前上映时间已经基本确定,然而来自某些群体的反对声却从未停歇,仿佛只要这部作品问世,他们背后的某些利益链条就会彻底崩塌。

究竟是哪些人在阻挠《731》的上映?我们为何必须拥有这样一部作品?

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资料来源,相关信息将在文末及文中详细标注

万众期待!《731》终于确定上映时间!

这部曾因“百万举报”事件引发广泛争议的电影《731》终于正式定档,虽然错过了7月31日这一节点,但影片选择在“九一八事变”纪念日这一天揭开那段惨烈历史的真相。消息一经发布,立刻在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。在中国人民心中,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,更像是一份呈递给世界的“历史证据”,旨在向全球展示日本侵略者曾经犯下的罪行,以及中国人民所承受的巨大苦难。

令人意外的是,中国内地此前从未有一部正面讲述731部队暴行的影片。虽然那部被许多人称为“童年噩梦”的《黑太阳》广为人知,但它是由香港制作的,而内地此前从未涉及这段所有人都知晓的历史。可以说,《731》的上映填补了国内影视作品在这一题材上的空白,开创了先河。

据导演赵林山介绍,《731》不会回避对那段残酷历史的再现,影片将直面冻伤实验、活体解剖等数十种令人发指的暴行。面对外界关于“画面是否过于血腥”的质疑,赵林山坚定回应:每一个场景都有史实依据。为了呈现真实,剧组耗费十年时间进行前期筹备,五年精心打磨,查阅了八千页历史资料、四百多个小时的证词影像,甚至原样重建了731部队遗址中的焚尸炉与毒气室,力求还原那种“令人窒息的铁锈气息”。

不过,这部作品并非单纯堆砌血腥画面,《南京照相馆》已经证明,即便不展示直接的暴力场景,侵略者的残暴也能被深刻传达。《731》也将通过一个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,串联起整个故事主线,让观众在震惊之余,也能感受到更深层的情感冲击与人性思考。

某些势力的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

赵林山将《731》定义为一部“反战电影”,而非煽动仇恨的“抗日剧”,这一定位清晰地表达了影片的核心意图。而在幕后,整部作品凝聚了整个团队的心血:主演姜武为贴近角色减重到面容憔悴,王志文在拍摄中体力透支,王俊凯、李乃文、温碧霞等演员也都表示拍摄过程充满心理压力。李乃文形容这次演出是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度探索,徐光宇则感慨,只有不断翻阅那些沉重的历史照片,才能更深刻体会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
如今我们都知道,《731》的上映之路并不平坦。这部电影过早地吸引了公众目光,也引发了某些外部势力的注意:从最初的“试映”到“临时撤档”,风波不断。它曾遭遇多达180万条举报,举报理由竟是“怕孩子看了会仇恨日本”;同时还面临日本右翼舆论的施压,甚至有台湾媒体猜测其撤档是为了“缓和中日关系”。

然而,在这些阻力背后,是一股更加强大的支持力量。有网友豪言,只要电影能上映,他愿意自掏腰包请人观看;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国家级媒体也纷纷发声支持,这不仅是官方的背书,更是对一切质疑与干扰的有力回击。这是在告诉导演和制作团队:大胆拍、大胆放,你们的背后站着整个国家。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坚定支持,才让《731》最终得以走上大银幕。

铭记历史,方能不负过往

《731》采用了极具震撼力的宣传语:“你若记得,我便活过”,这句话正是影片最核心的表达。选择在9月18日上映,就是为了“对抗遗忘,守护真相”,让全球了解731部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,并作为对全体国民的历史教育,强调“不忘过去”的重要性。

这部作品的意义远超票房本身,有些历史不应被选择性遗忘。在宣传过程中,导演特别提示“未满18岁观众请慎重观看”,这番话更凸显了影片内容的严肃性与对观众的负责态度。同时,也等于是用官方的提醒堵住了那些打着“少儿不宜”旗号的反对声音。

《731》的公映不仅是一部电影的上映,更是一堂迟到80年的“历史课”,是一面映照民族苦难、警示后人不可遗忘的明镜。如今电影已确定在多方支持下于9月18日正式上映,尽管上映之路并不平坦,但真正的考验还需等影片上映后才能揭晓。而在那之前,反对的声音或许仍会存在,但只要我们坚定地铭记历史,这些杂音终将成为无足轻重的噪音。

信息来源:

相关花絮

开远古诗词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开远古诗词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9294号-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