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中的春天

古诗词中的春天

白雪皑皑的冬天已经悄然过去了,在不久的日子里,迎接我们的将是春天的绿意盎然。

可以说,在四个季节中,春天是最能让人萌生诗意的一个季节,也许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新的开始、新的希望,把缤纷画卷重新舒展开来。

而古诗词中的春天更是呈现着“千姿百态”,让我享受到了不尽美感,也读懂了不同诗作背后的不同诗人的心境。

王安石以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给春天涂上思乡之色彩;韩愈以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”勾勒出了京城最美的春模样;叶绍翁以“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把春天的俏皮与灵动释于读者……总之,只要是有关于春天的诗句,皆能让人不由沉醉,始知奇味。


踏着春的步伐,本期诗巷要给大家来来一首有关春天的诗,而且这首诗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经典名作;因为不意间看到一张图片,从而又不禁想到了此诗,所以在这个春机待发的时节,诗巷就将它特意选摘过来,与大家一起“读春”。

滁州西涧

韦应物
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韦应物也是我国山水田园派的诗人,他的作品中多闲适、隐逸之蕴意。韦应物所处的时代比较特殊,可以说他也是亲眼目睹了大唐气象的逐渐衰退。所以当盛唐之象不再的时候,诗人们的身心也遭受到了沉重打击,而对于韦应物来说,他内心的远大抱负几近成为泡影,所以后来作品的风格也就趋于平淡。

这首《滁州西涧》是韦应物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我国的山水名篇。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春游西涧(滁州城西郊野)的所见,不但充满诗意之美好,还饱含诗人情感上的些许忧伤。


诗在开篇的时候就将春天的“美”初步呈现在纸上:独怜幽草涧边生;春天最能够触动人们视觉的就是那盈盈新绿了,所以此句中的“幽草”就很好地抓住这一点,丛色彩方面将春的气息予以体现。加上与“涧”的搭配,让整幅画面从色彩与空间的立体感皆有了吸引人的效果。

与此同时,作者的情趣与情怀也从侧面得到彰显,足见他对春天的喜爱、对自然界的欣赏、对恬淡生活的追求。

次句又是另一番景象:上有黄鹂深树鸣;在这清新美丽的景色中,还有黄鹂清脆的叫声从深树中传来。“黄鹂”这一物象的出场,顿时给画面带来了无限的生机,它从声音的角度体现了春天的美气机,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。

“深树”二字的运用,又让我们从视觉上看到了春天里生命的旺盛,看到了绿意的晕染与蔓延。

纵然是在寒冷的冬天,或者是在萧瑟的秋天,相信只要读但这两句,每个人的眼中、心中都会浮现出春天的样子,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。


然而,这种晴朗、恬静的情景并没有持续下去,在后两句中,作者又塑造了另一个画面: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;傍晚时分,春雨急急倾来,让春水高涨,而在野渡边,则不见船夫,也不见乘舟之人,只有空空的船儿停泊在那里。

从起初的明朗晴和,到这里的阴雨急作,两个画面自由切换,却又不显得混乱无序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把握了时间的运用,轻松衔接脉络,使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自然可以融合起来。

那么对于后两句的画面,我们看到的又是清凉、带有气势和情绪的春天。春雨、春潮和晚舟,让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寂静,但是这种寂静又是有声的,是自然界特有的美妙之声。而“有声”与“寂静”又相互成就,把作者内心的情感烘托出来。

什么情感呢?是寂寥的情感。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格局下,在当时的处境下,作者对家国的担忧和对前途的困惑,让他的心情不曾摆脱忧伤与沉重。所以,这是从后两句中所品读出来的一味蕴意。

当然,我们也可以抛开情感去欣赏这首诗,从纯景语的角度去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。


此诗用简单四句把春天的两个奇妙瞬间裁剪下来,进行完美组合,构成了与众不同的一首融情于景的好诗。

流水啼声娱耳目,无限诗情春带来;各位看官,通过再次对韦应物这首《滁州西涧》的品读,相信许多诗意与感想正从你的心底悄然萌生。如果你也喜欢这首诗,不妨向它来一次告白,有劳你的小手指,点赞并留下想说的话语,我们大家一起来“评春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384.html

热门诗词

热门名句

朝代诗人

热门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