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才华横溢的诗,你见过吗?太绝

这些才华横溢的诗,你见过吗?太绝

中华文化博学多才


诗词里更是灿烂多姿


古人的诗词常常


不拘泥于方式,大胆立异


故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可谓“绝妙”的古诗


令人不得不为他们的才华所折服



《一字至七字诗 茶》


【唐代】元稹


茶。


香叶,嫩芽。


慕诗客,爱僧家。


碾雕白玉,诬陷红纱。


铫煎黄蕊色,碗转曲尘花。


夜后邀陪明月,晨前命对朝霞。


洗尽古今人不倦,将至醉后岂堪夸。


浮屠诗,因状如浮屠而得名。从一字至七字,对仗整齐,声韵和谐,有“鲲鹏展翅,青云直上”之感。



《哭象棋诗》


【明代】王阳明


象棋在手乐悠悠,卒被严亲一旦丢。


兵卒堕河皆不救,将军溺水一同休。


马行千里随波去,士入山川逐波流。


炮响一声天地震,相若心头为人揪。


嵌字诗是按照修辞格“镶嵌”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。诗人幼时痴棋而废寝忘食,其母将棋子丢入河中,因有此诗,嵌字为“象、卒、兵、将、马、士、炮、相”。


《满庭芳 静夜思》


【宋代】辛弃疾


云母屏开,珍珠帘闭,防风吹散沉香。


离情抑郁,金缕织硫黄。


柏影桂枝交映,沉着起,弄水银堂。


连抬头,惊过半夏,凉透薄荷裳。


一钩藤上月,寻常山夜,梦宿疆场。


早已轻粉黛,独活空房。


欲续断弦未得,乌头白,最苦参商。


当归也!茱萸熟,地老菊花荒。


药名诗,望文生义即以药名入诗。此篇是词人在战场上写给妻子的,以表思念之情。词中药名颇多,且运用的贴切合理。



《峨眉山月歌》


【唐代】李白

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
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

地名诗实质上也是嵌名的一种,只是将嵌字规定为郡名、州名、县名、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。诗人连用五个地名,不着痕迹的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。



《山村咏怀》


【宋代】邵雍


一去二三里,烟村四五家。


亭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。


数字诗是将枯燥的数字嵌入诗中,与其它词语组合,转变为一首动听的诗篇。诗人用数字一到十,把一路的景色与发生的事情都描绘了出来,神韵无量。



《百鸟归巢图》


【宋代】伦文叙


归来一只复一只,三四五六七八只。


凤凰何少鸟何多,啄尽人世千石食。


杂数诗指诗词中的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则,只依据诗篇的需求来写。


此篇是诗人为苏轼的画作所题写的,为何是“百鸟”?诗中自有答案,两个一、三个四、五个六、七个八之和即为百(1+1+3×4+5×6+7×8=100),这种含而不露的写法,匠心独运。



《断肠迷》


【宋代】朱淑贞


下楼来,金钱卜落;


问苍天,人在何方?


恨天孙,一向去了;


詈冤家,言去难留。


悔最初,吾错失口,


有上交无下交。


皂白何必问?


分隔不用刀,


从今莫把仇敌靠,


千种想念一撇销。


数字隐秘诗,将数字用谜语的方式展示出来。


此篇每句话作为“拆字格”修辞的谜面,谜底正好依次为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”这十个数字。


下楼来,金钱卜落:“下”字“卜落”为一;


问苍天,人在何方:“天”字“人”去为二;


恨天孙,一向去了:“王”字去“一向”为三;


詈冤家,言去难留:“詈”字“言”去为四;


悔最初,吾错失口:“吾”字失“口”为五;


有上交,无下交:“交”字“有上”“无下”为六;


皂白何必问:“皂”字去“白”为七;


分隔不用刀:“分”字“不用刀”为八;


从今莫把仇敌靠:“仇”字“莫”“人靠”为九;


千里想念一撇消:“千”字“一撇消”为十。



《定林所居》


【宋代】王安石


屋绕湾溪竹绕山,溪山却在白云间。


临溪放艇倚山坐,溪鸟山花共我闲。


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。此诗错落有致地运用“溪”字,灵妙天朴、意趣舒展,描绘出幽静的环境、淡泊的情致,以及一个闲适自处的人。



《题秋江独钓图》


【唐代】王士祯


一蓑一笠一扁舟,一丈丝纶一寸钩;


一曲高歌一樽酒,一人独钓一江秋。


一字诗,望文生义就是在诗中呈现许多“一”字,而每一个“一”字后边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个动作。此诗近于白描,因有“一”字的巧妙嵌入,意味无量。



《半半歌》


【清代】李密庵


看穿浮生过半,半之受用无边。


半中岁月尽幽闲,半里天地宽展。


半郭半乡村舍,半山半水田园。


半耕半读半经廛,半士半民姻眷。


半雅半粗器具,半华半实庭轩。


衾裳半素半轻鲜,肴馔半丰半俭。


童仆半能半拙,妻儿半朴半贤。


心境半佛半神仙,姓字半藏半显。


一半还之天地,让将一半人世。


半思后代与沧田,半想阎罗怎见。


喝酒半酣正好,花开半时偏妍,


半帆张扇免翻颠,马放半缰稳便。


半少却饶滋味,半多反厌纠缠。


百年苦乐半相参,会占便宜只半。


半字诗中当以此篇撒播最广,全诗巧妙套用”半“字,一点不显啰嗦、负担,读罢给人一种重复而铿的美。



《迢迢牵牛星》


【汉代】《古诗十九首》


迢迢牵牛星,皎皎银河女。


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


整天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


银河清且浅,相去复几何?


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


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语句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,既能增加语言的音节感,又能增进情感的强烈度。此诗便因叠字的运用,将离别的悲痛、想念的苦痛刻入人心,读来和谐回旋。



《游紫霄宫七言八句》


【唐代】白居易


水洗尘土道未甞,甘于名利两相忘。


心怀六洞丹霞客,口诵三清紫府章。


十里采莲歌达旦,一轮明月桂飘香。


日高公子还相觅,见得山中好酒浆。


藏头拆字诗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,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间的一个部首,作为次句的首字。


以此诗为例,“水”是“浆”的一部分,“甘”是“甞(尝)”的一部分,以此类推,趣味性极强。



《戏题》


【宋代】黄庭坚


逍遥近边道,憩息慰惫懑。


晴晖时晦明,谑语谐谠论。


草莱荒蒙茏,室屋壅尘坌。


僮仆侍逼侧,泾渭清浊混。


同旁诗是指诗句中的每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,联缀成章,使句中诸字具有特别整齐的方式美。


该诗以句意不同而分别从走、从心、从日、从言、从草、从土、从人、从水,道出“一肚皮不合时宜”的孤僻清贫。



《阮郎归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》


【宋代】黄庭坚


烹茶留客驻金鞍。月斜窗外山。


别郎容易见郎难。有人思远山。


归去后,忆前欢。画屏金博山。


一杯春露莫留残。与郎扶玉山。


独韵诗,即诗词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韵脚,此篇便全部以“山”作为韵尾,可谓奇特。



《两想念》


【宋代】李禺


《思妻诗》


枯眼望遥山隔水,往来曾见几心知?


壶空怕酌一杯酒,笔下难成和韵诗。


途路阻人离别久,讯音无雁寄回迟。


孤灯夜守长寂寥,夫忆妻兮父忆儿。


《思夫诗》


儿忆父兮妻忆夫,寂寥长守夜灯孤。


迟回寄雁无音讯,久别离人阻路途。


诗韵和成难下笔,酒杯一酌怕空壶。


知己几见曾交游,水隔山遥望眼枯。


回文诗即回还往复,正读倒读皆成章句,绵延无尽,给人以荡气回肠,意兴盎然的美感。这首便是佳作,顺读为夫思妻,倒读则是妻思夫,意为“两想念”。



《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》


【唐代】李白


楚山秦山皆白云,白云处处长随君。


长随君,君入楚山里,云亦随君渡湘水。


湘水上,女萝衣,白云堪卧君早归。


顶针诗,用前一句的结束作为后一句的最初,使附近的语句头尾相接、上递下接,有行云流水、一气呵成的流畅之感。


此诗从白云始、以白云终,用白云象征自由不羁、高举脱俗、洁白无瑕的隐者品格,因反复、顶真手法的运用,使得意蕴丰富、诗情摇曳。



《七步诗》


【魏晋】曹植


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

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

《反七步诗》


郭沫若


煮豆燃豆萁,豆熟萁成灰。


熟者席上珍,灰作田中肥。


不为同根生,缘何甘自毁?


剥皮诗是以前人较有名望的诗做基础,颠倒、删去、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,变成另一种含义。


《七步诗》原诗的立意是站在“豆”的态度(自己的态度)写“萁”的煎迫(曹丕的迫害)是过火和无情的;而郭沫若则以为假如从“萁”的视点来考虑,“萁”是具有成全别人,牺牲自我的精力的,反其意而用之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266.html

热门诗词

热门名句

朝代诗人

热门成语